序
几年前曾经有幸阅读李兄的这一作品,第一个新鲜感就是:这篇册子为什么以“竹石对话录”命名?中国人有姓“石”的,但,我还没有听说有姓“竹”的,再说,人非“物”,以物代人,在我们信仰人看来好像有点不合适。通过与李兄交通,我明白了:“竹”“石”,在中国文人那里,其实已是一种定型的“审美标志”和人格的一种象征。而这种以物喻人喻事的方法,在《圣经》里比比皆是,只不过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已。
“对话录”的形式既自然又精练,重要的是其内容,看似所选的多是一些常见的命题,但,经过作者特别的灵感经历和固有的文化背景,以及其深刻的洞察与析理,则发掘出了新的亮光。至少我个人有这种感觉。
李兄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,二十多年来的生活磨难,非但没有把他打垮,反而成为他“隐修”亲近神的一种契机。
其实李兄并没有完全“隐修”,十几年来他一直在默默回应主给予他的爱;他在轮椅上传道、写作、与青年人交流等,他“靠着那加给他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”。他对人生、对信仰有其独特的感受与见解。读罢《竹石对话录》,也许你会感知一二。
征得李兄同意,我们将他的这部作品制作成网络版,与弟兄姐妹分享。并谨以此为序。
提摩太